天峻縣,隸屬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湖西北部祁連山南麓、柴達木盆地東緣、青海湖西側,東鄰海北祁連縣和剛察縣,南接海南共和縣和海西烏蘭縣,西毗德令哈市,西北與甘肅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為界,藏語“白色的巖石臺階”之意,因境內天峻山而得名,是海西州唯一的純牧業縣,也是柴達木盆地的東部門戶,縣域面積2.57萬平方公里,下轄3鎮7鄉,總人口3.9萬人,是一個以藏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區,有牦牛肉、藏羊肉、酸奶、酥油、羊腸、烤全羊、黃蘑菇、冬蟲夏草等特產。
天峻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境內景點有:天峻山、布哈河景點、哈拉湖景區、扎西郡乃神山、崗格爾肖合勒冰川、秀龍峽谷自然景區、巖畫、夏日哈石經院、西王母石室景點,景觀獨特奇美。天峻縣境內"神湖之源旅游風景區”是青海湖最大的支流布哈河橫貫縣境,國道315線、青藏鐵路穿越縣域,交通條件十分便利,素有“神湖之源”“西王母故鄉”“駿馬之鄉”、“布哈河畔的黑珍珠城”之美譽。神湖之源旅游風景區被批準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2017年旅游總人數為46萬人次,旅游收入為2.4億元。
為更好地整合天峻縣的旅游資源,由青海國投旅游資源開發有限公司與天峻縣錦輝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于2018年2月8日共同出資成立天峻國恒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成立,公司主要從事天峻縣全域旅游資源開發、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景區規劃建設;自駕車營地經營管理;汽車租賃等。公司根據《青海省“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結合天峻縣政府對發展縣域旅游業的強烈愿望及訴求,以全域旅游為指導,以天峻縣自駕車營地作為旅游資源整合和開發的重要載體,未來根據天峻旅游市場情況擇機打造優質景區,豐富旅游產品。
主要景點簡介
1、哈拉湖
哈拉湖又稱黑海,是青海第二大咸水湖,面積593平方公里,海拔4078米,該塊濕地分布著大大小小數十個湖泡,常年蓄水,屬淺水小型湖泡,大面積為沼澤地。天峻是哈拉湖發源地。
2、崗格爾肖合勒冰川
崗格爾肖合勒冰川位于天峻縣龍門鄉和蘇里鄉交界處,共有冰川438多條,總面積達4967平方公里,主峰海拔5291米,是環湖十三名山之一,而且也是我國最大的現代冰川之一,具有久遠的人之歷史和深層次民族文化背景。在汪什代海部落遷居這一地區,就將此山奉為神山。它是布哈河、疏勒河、 大通河、 德令哈黑河的發源地。
3、天峻石林
天峻石林位于天峻縣城西部天峻山上,風光綺麗、景象萬千。數以百計的群山石林,天然渾成,妙然成趣。這些石林多半呈青灰色,褐紅、灰、白等色摻雜其間。天峻石林的巖層構造與云南石林相同,都是喀斯特地貌孕育而出的奇景盛觀。
4、天棚魯茫溝巖畫、江河盧森巖畫
天峻縣天棚牧業社魯茫溝和江河鎮的巖畫上,鐫刻著許多動物巖畫,眼觀栩栩如生,觸之則光滑如鏡。據考古工作者研究認為是公元前1000年左右青銅時代的作品,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5、西王母石室景點
西王母石室又名二郎洞(藏語名“關角直合孔”)。位于天峻縣城西南部,距縣城約23公里。二郎洞形似圓錐體的小山,周長為400米,高約25米,洞口兩側原有108塊長方形青石,這108塊長方體的石塊,表示《甘珠爾》大藏經108部。西王母石室為自然形成的山洞,是藏傳佛教僧侶誦經拜佛之地。
6、扎西郡乃神山
扎西郡乃的大意是“吉祥圓滿之源”。扎西郡乃神山海拔4194米,山體垂直高度約300米,山體坐北剪南。扎西郡乃山呈巨大的金字塔型,貌似岡底斯主峰岡仁布欽。
7、秀龍峽谷自然景區
天峻縣江河、舟群、織合瑪三鄉交界處,有一條坐南朝北的大峽谷。秀龍峽谷總長約26公里,分為大峽谷和小峽谷。大峽谷長約8公里,小峽谷長約18公里。谷內山泉奔流、灌木茂密、野生動物豐富、懸崖峭壁、石林千姿百態,以野、秀、奇、險著稱,是環青海湖地區罕見的自然名勝景區,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8、夏日哈石經院
夏日哈石經院位于天峻縣城東北20公里處,是一座用經石砌成的高2米,寬1米,周長320米的四方形石經院。石經墻總石方約1736立方米,經文石方約 488 立方米,總建面積約200平方米。板上鐫刻有藏文“關角爾”(即甘珠爾), 藏文大藏經7108部,“沓木多”(解脫經)200部,佛像324尊,中間有佛塔一座。石經內容主要是佛、菩薩、弟子、供養人等。石刻在造型藝術上具有顯著的佛教特點,技法上簡拙古樸,人物神態各異,充分展示了藏族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藝術才華。是青海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